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进一步明确特色产业城市建设目标
发布时间:2012-06-18 来源: 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次字体:【
民盟绍兴市委会
 

2010129,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实施意见》(绍市委20103号),正式提出了建设特色产业城市的工作目标。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是引领绍兴创业创新、走在前列的一项战略目标,是推进绍兴大城市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一个努力方向,是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必然选择,是绍兴市委、市政府立足绍兴实际作出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现实性的重要举措。

我市特色产业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提升五大工业优势产业,分别是现代纺织产业、机械电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医药化工产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等;拓展三大新兴产业,即清洁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培育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即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创意产业等;做优七大农业特色产业,即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珍珠)、花卉苗木、干鲜果和竹木等。

虽然我市提出建设特色产业城市目标的时间还不长,但在长期发展经济的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在产业发展上培育特色、打造优势的自觉。2009年,我市全面实施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产业发展提升规划,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绍兴纺织、诸暨袜业、嵊州领带、新昌轴承成为省级现代产业集群示范点。2010年,在全省率先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扶持政策,明确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重点培育领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8.3%提高到26%。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4.5个百分点,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全省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市场绍兴占据三席。建筑业产值连年居全国地市级首位,成为全省唯一的“建筑强市”。旅游业年收入增加到414亿元,年均增长23%。可见,我市在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举措扎实、成效显著。

从产业角度来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可持续性。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特色产业城市的目标,符合绍兴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建设特色产业城市,首先要正确把握“特色”的内涵。何为“特色”?或许各人理解不同。有人从纵向来理解“特色”,一讲到“特色”,就要和过去决裂,就要摈弃自己的传统产业,刻意地追求产业创新。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有些人从横向来理解“特色”,将特色产业等同于传统产业,认为传统产业领域集聚了数十年的优势,可以成为其他地域无法撼动的产业制高点。

以上对特色产业的理解都有偏颇之处,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来把握特色产业的内涵。特色产业是历史地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特色产业首先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依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资源优势、地理条件等形成的,在长期的发展中,一地的传统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其竞争优势不言而喻。同时,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特色产业,积极顺应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转变破解制约,以调整寻求出路,以转型培植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设特色产业城市要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特点找准定位。要制定特色产业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地域型产业要实施人无我有的定位,如绍兴的黄酒产业要摄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真正形成一种人无我有的产业识别标志。主导型产业要实施人有我优的定位,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要做好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产业链延伸三篇文章,通过生产要素向产业链两端的转移和集中,延续产业优势。提升型产业要实施特中做精的定位,绍兴的医药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并迅速成长起来的,今后要在已经形成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做精。文化型产业要实施深度挖潜的定位,绍兴的文化产业品质浓厚、潜力巨大,旅游、餐饮、艺术、印刷、动漫、影视等等不一而足,文化界的人士多愿意来绍兴旅游观光,绍兴如何搭建一个平台,使得文化界的人士从到绍兴旅游转变成为到绍兴发展,实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这是文化型产业深度挖潜的核心所在。

2.建设特色产业城市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产业选择上不能好高骛远,不能刻意求新,背离自身的自然条件去追求产业创新,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这里的自然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内涵,如资源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等等。绍兴风力资源不丰富,发展新能源就不能把风力发电作为主攻方向。随着绍兴中心港建设的加快推进和绍嘉大桥的即将建成,绍兴发展现代物流的的条件更加优越,把现代物流作为绍兴特色产业的有机构成也在情理之中。当然,绍兴的现代物流要区别于大型港口物流和铁路枢纽物流,要为当地的制造业服务。绍兴的建筑业和旅游业具有较好的人才和资源依托,但这两个产业未列入我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似乎与我市的产业基础相背离。

3.建设特色产业城市要延续绍兴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绍兴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如绍兴县的化纤纺织品、上虞的伞业、嵊州的领带、诸暨的珍珠和袜业,等等。从产业形态来看,这些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资源约束加大和人口红利下降的情况下,这些产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低。对于这些曾经的优势产业,我们不能一味地用“腾笼换鸟”的思路来考虑,而应借助现代科技实现升级改造,将其优势延续到现代产业体系中。

4.建设特色产业城市要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的新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需要走专业化、基地化发展的路子。按照产业链布局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可以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链拉长延伸。现在,我们已有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今后要积极推动这些基地转型升级。同时,从实际出发,打造一批新的特色产业基地,更好地促进特色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通过努力,争取每个特色产业都有集聚型的基地,争取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争取每个开发区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特色和优势。

5.建设特色产业城市要树立区域眼光、全国眼光和全球眼光。我们不可能在封闭的、孤立的环境中去发展特色产业,所谓的特色产业,是一个横向比较的概念,是一个多元经济格局中的概念。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发展特色产业一定要从区域格局、全国格局、全球格局中去准确定位,要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现在再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不现实的,但做到人有我特还是有可能的。通过我们的特色产业来实现和增强我市经济和其他区域经济的互补性,在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中形成新的优势,这应该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努力方向。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