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产业高级化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2-07-10 浏览次数: 次字体:【

陈长兴

2012年7月10日

  城市与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大引擎”,新型城市化[1]两化互动、产城融合[3],这是事关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的重大课题。与产业高级化[2]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同一历史过程。长期以来,“城市之痛”与“产业之痛”是制约发展的两大难题。如何从两者结合的角度谋划对策,加快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

  一、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关系分析

  1.从理论上分析,两者是双向互动关系。城市与产业是互为因果、同兴同衰的双向互动关系。城市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转型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一方面,产业转型影响决定城市发展。产业之于城市,好比“心脏之于身体”、“发动机之于汽车”。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动力源”。发展规律表明,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4],服务业则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发展实例也证明,70-80年代美国的纽约、波士顿等城市,其金融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发展快,因此人口集聚也较快;而底特律、匹兹堡等历史上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因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或集中于制造业发展,人口一直处于流失或低增长状况,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

  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影响决定产业转型。城市是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没有城市,产业发展就缺乏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功能调整等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实践证明,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对产业重新集聚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2.从现实状态看,两者存在超前、滞后和同步发展三种状态。上述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化与产业化应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但从现实状态看,由于受资源禀赋、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两者关系要复杂得多,表现为超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同步城市化这“三种状态”。

  一是超前城市化。拉美地区就属此类典型。为了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少数大中城市,拉美各国重复进行低水平投资建设,结果城市化率上去了,但产业化发展滞后。拉美各国的城市化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了70%以上,其中阿根廷、智利等国竟然高达80%以上,明显超过了同期不少欧美发达国家。

  二是滞后城市化。我国不少城市属于此类情况[5]。我国城市化底子薄,加之长期以来采取城乡二元体制,以限制城市化发展,而对工业化格外重视,这样形成了“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错位局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市化率大大落后于世界各国,1980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我国仅为19.4%。

  三是同步城市化。这是最优的理想状态,也就是产城融合发展。如1994年中新合作开发的288平方公里苏州工业园,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如今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苏州也因此成为“新城+老城”发展模式的典范。当前,各地纷纷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或城市特色,探索各自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特别是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坚持“建区与建城”相结合,努力使单一生产型区域向集生产、消费、休闲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城市转型,以防止人员“潮汐式”流动,导致工作地晚上成为“空城”,居住地成为“睡城”。

  二、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期间重抓“三件大事”的战略决策,为绍兴“产城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1.“城市之痛”与“产业之痛”问题,是长期困扰绍兴发展的互相交织影响的两大难题。回顾发展历史,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一直是绍兴“成长的烦恼”。从城市化水平看,我市城市化率一直低于全省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我市相对较高的人均GDP水平不相适应[6]从空间规模看[7],绍兴市区面积和常住人口居全省各地市末位,市区面积仅约为倒数第二位嘉兴市区的三分之一;从区域地位看,绍兴仅是沪杭甬城市带中的一环,且受到杭甬的左右夹攻和周边城市圈的挤压,城市地位有被边缘化之虑;从城市形态看,绍兴中心城区首位度低[8],集聚功能欠强,各片区功能离散、区域隔散、要素分散的问题较为突出;从经济结构看,绍兴产业发展一直存在以传统产业为主、结构较单一、产业链较短、环境容量的压力大等问题。究其成因,绍兴产业与城市这两方面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的问题。多年来,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心城市集聚力、辐射力欠强。同样,绍兴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与产业问题密切相关,导致人才等高端要素较难集聚。

  2.市委、市政府提出绍兴“十二五”期间重抓“三件大事”的战略,是破解“两个痛”的重大决策。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绍兴“十二五”时期要全力抓好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三件大事。这一决策非常重要,抓住了绍兴发展的“牛鼻子”。如果说,民生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各地“共性问题”的话,那么产业与城市问题是绍兴突出的“个性问题”,对绍兴而言尤其重要,尤为紧迫,尤具现实针对性。近期,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实,绍兴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绍兴中心城市“一心三片”的形态基本形成,镜湖新区功能得到完善,绍兴滨海新城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各县域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中心镇培育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协调推进的城市化体系。经济实力切实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加快推进。所有这些,为绍兴今后产业和城市的深入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3.推进“三件大事”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战术行动,要切实强化“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纵观当今世界,区域之间竞争的主战场,已不再是工业园区,而是新城;不再是厂房,而是综合体。产城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趋势。分析绍兴现状,当前我市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已进入“快车道”[9]迎来了新的春天。长期以来,绍兴城市与产业这两个问题相互交织影响,若在新一轮发展中要从根本上破解,必须从两者结合的角度思考对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把市委、市政府重抓“三件大事”的战略决策转化为战术行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产业问题与城市问题结合起来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强化“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探索“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不断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产业高级化深度融合发展,切实防止“产城偏废”、“产城分割”

  三、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对推进“产城融合”的建议

  近年来,绍兴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工作力度很大、成效明显、亮点纷呈,不少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纵观珠三角、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一些城市,近年来也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工作,在某些具体方面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推进产城融合,可以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经验,在以下六个方面收益启示,深化研究,加强探索。

  1.推进产城融合,要“规划同向、引领发展”。规划是龙头,是方向。推进产城融合,首先要求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同向同步、有机融合。湖南长沙县[10]为一次性建成产城融合体,以星沙新城为试验田,提出了“3个1/3” 的均衡规划建设理念,即1/3的地方发展工业,1/3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3的地方建设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并在园区规划中树立“反规划”和“不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山水,合理制定生态控制区,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地貌和风土人情。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吸取前几轮的教训[11],坚持“产城融合”的规划建设理念,更加注重郊区新城的功能完善、产业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等方面。如嘉定新城以前汽车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基础较好,目前重点规划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并大力培养与城市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以实现宜产、宜业、宜居的要求。

  这启示我们,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要“一盘棋”考虑。在规划时序上,对一些重点开发区块,要坚持同步规划。在规划理念上,要坚持同向规划,遵循一致的总体理念和规划方向,切实突出“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城市风貌提升与城市个性塑造、区域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要求,坚持“物质富与精神富、口袋福与脑袋富、率先富与共同富”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提高规划水平,更好地引领产城融合发展。在规划实施上,要同抓落实,强化规划的刚性和执行力,切实发挥规划的作用。

  2.推进产城融合,要“特色同构、竞合发展”。特色是优势,特色显品位。一方区域的特色,主要靠产业和城市来彰显。各地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靠特色来凸显优势,实现竞合发展。广东省佛山市紧邻广州,与绍兴同杭州的关系类似。近年来佛山差异化定位发展方向,积极与广州对接,加快推进两地“规划共绘、设施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等工作,广佛同城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12]。在这一过程当中,佛山既不与广州争第一,也不沦为配角,而是差异竞争、优势互补,同时坚持自身城市定位与产业特色相统一,提升佛山的竞争力。如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佛山定位为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广州汽车整车产业发达,佛山就发展汽车配件产业,佛山的汽配企业达到300多家;广州依托高校资源培育高科技人才,佛山就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

  这启示我们,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要注重城市特色与产业特色有机统一,相得益彰。一方面,自身的城市定位与产业特色要有机融合、互促互进。比如,水是绍兴城市的特色,那绍兴产业发展就要避免造成对水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注重与邻近区域的特色竞争。立足绍兴“特色产业、特色城市”,寻求和彰显绍兴的“特色优势”,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实现与邻近区域的竞合发展。

  3.推进产城融合,要“开放同兴、带动发展”。实践证明,区域发展仅靠自身积累是不够的,任何发展快的地方都是坚持开放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苏南不是深圳特区,没有国家优惠政策;甚至也不是首批沿海14个开放城市,但苏南人抓住了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机遇,坚定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实现了率先发展,形成了“苏南模式”。以苏州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经济发展并不发达,落后于无锡、常州等城市,但苏州人充分认识到“靠国家投入太少,靠原始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靠百姓集资太险,靠利用外资最好”,很快找准了方向,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苏州引进外资总额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近几年来,苏州注重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多家企业落户苏州。同时,注重解决外资经济与本地经济的连接问题,加快人才、技术、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开放融合力度,促使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核心生产体系,促进了外向型经济与内源经济之间的融合。民营配套企业的发展,使得苏南地区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产业集群中价值链的重要环节,更使得产业集群植根于当地,实现“外资生根”和“民企发展”,从而由过去的依靠外资带动为主,向现在的内资外资“双轮驱动”转变,全面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了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

  这启示我们,推进产城融合,要坚持内生发展与借力发展两条腿走路,既要立足市内,充分挖掘潜力,更要放眼全球,实施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以开放促产城融合发展。全市上下要兴起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高潮,坚持经济开放与社会开放、产业开放与城市开放同步推进,切实提高绍兴经济开放度、社会开放度和文化开放度,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营造大气开放的城市氛围。

  4.推进产城融合,要“生态同优、永续发展”。生态是资源,是财富,是生命线,是永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环境保护。这已成为众多城市的共识。即使是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它们在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虽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但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虽然高度重视“招商引资、经济增长”工作,提出要“无中生有抓项目,千方百计抓招商”,但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主线来抓,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张掖”的目标,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以湿地保护为突破口,对连片湿地进行有效保护,在城区附近建设了面积为4000 公顷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200 公顷的张掖城北湿地国家公园。

  这启示我们,推进产城融合,要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发展规律的认识,扎实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设等工作,切实以生态建设助推城市建设、引领产业转型,以生态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生态环境展示特色、彰显优势,努力使绍兴的产业更加绿色,使绍兴的“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使绍兴的发展更为永续。

  5.推进产城融合,要“要素同聚、支撑发展”。产城融合,需要以土地、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为支撑。当前,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要素保障充裕、资源分配均衡”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而面临的是高端要素日益稀缺和竞争白热化的态势,特别是“四个常态化”的现象将成为必然,即“用地供求紧张常态化、生产成本上升常态化、环境容量限制常态化、人才激烈竞争常态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纷纷创新思路,创新方式,想法设法为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提供要素支撑。深圳、温州等地为缓解资金压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发展。南京市注重“以人才率先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实施321高端人才计划,即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大力引进3000名领军型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湖州吴兴区建立“八项制度”,加快破解土地制约,即健全工业项目准入评估、严格土地指标使用申报审核、健全项目开竣工履约保证金、严格落实土地复核验收、建立项目跟踪问效综合评价、严格执行“三限”(“限期供地、限期开工、限期盘活”的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行土地低效利用“黑名单”、建立高效用地土地使用税奖励等八项制度,全面加强工业用地管理。

  这启示我们,在要素制约日益严峻的今天,谁能创新思路和方式,率先找到要素破题方法,谁就能实现率先发展。推进产城融合,在要素保障上,既要深挖潜力,盘活存量;又要借势借力,扩大增量;还要科学使用,提高效益。特别要防止“天女散花”、“撒胡椒面”的做法,而要集聚资源、集中要素、重点突破,切实把有限的高端要素资源,集中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三片融合、中心崛起”、推进滨海新城建设等工作重心上来,以更好地发挥要素资源的保障作用。

  6.推进产城融合,要“政府同治、推动发展”。一般而言,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守夜人”角色。但从我国基本国情、历史条件等实际出发,政府又必须积极作为。最近,《学习时报》上刊发了《“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转型升级》一文,核心内容是说:“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两者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当前实现了融合互补,殊途同归,走向了“新温州模式”和“新苏南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区域发展要靠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有效匹配、联手推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强市场”并不意味着“弱政府”或“无政府”。或者说,政府不介入微观市场不代表无所作为;相反,在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大有作为。

  这启示我们,推进产城融合,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综合发挥“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联动作用。对产城融合发展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真心实意重视、真抓实干推进、真金实银保障”。要科学定位,切实在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抓管理、抓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要统筹推进,坚持“治城”与“优产”相结合,既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整合力量,坚持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推进绍兴新型城市化和产业高级化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绍兴区域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绍兴建设。



[1]“新型城市化”是指资源集约利用、城市功能完善、主体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化,是一条既注重外延拓展、更注重内涵提升的城市化道路。

[2]“产业高级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或产业高端化,是指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指产业素质和效益提高的过程,包括产业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等方面的要求。

[3]“产城融合”是指要破除产业与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注重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使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互相影响、协调发展、融为一体、互动并进,达到“1+1>2”的效果。

[4]一般而言,工业化率每增长1%,城市化率随之增长1.075%。

[5]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变化,城市化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1949-1978);二是城市体质改革拉动阶段(1979-1990);三是城市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阶段(1991-1999);四是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0—至今)。第一阶段城市建设的总方针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一些城市”,整个城市发展基础薄弱、进展缓慢,特别是“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等催生的“逆城市化”现象更是违背了历史潮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上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6] 2011年我市城市化水平为59.36%,浙江省为62.3%;而绍兴人均GDP水平,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 1983年绍兴城区(越城区)正式成立,至1997年,绍兴城建成区面积为2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5万人。经2000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01平方公里增加到36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由26平方公里扩大到9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33万增加到65万人。但时至今日,绍兴中心城市面积在全省11个地市中面积最小,市区常住人口只有88万人,在全省倒数第一。

[8] 2010年绍兴市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市的16.8%和25%,与全省其他地市中心城市的高首位度差距较大,如嘉兴分别为25.2%和34.0%,台州为36.0%和43.9%,金华为19.1%和25.0%。

[9]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就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市已为59.36%,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10]长沙县荣获“2011年中国城市化产城融合典范案例”称号。

[11]上海城市发展道路依次经历了卫星城、反卫星城、集中型大城市、多中心城镇体系结构等阶段。从1957年开始卫星城建设,如在宝山区建立宝钢,在金山区建立金山石化,这时均为产业先行,城市配套主要为职工生活服务,新城发展模式表现为工业带动。19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提出“三个集中”,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这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其主要特征是以房地产开发带动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上海提出要进一步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规划建设嘉定、松江、临港在内的7个新城。新一轮郊区新城建设,要求更新以往建设模式,切实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

[12]广佛同城取得实质性成效,已启动97个同城化建设重点项目,其中35个已完成。两市间的城市轻轨正式开通,人才交流畅通两市,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教育城域网实现互联,部分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基础通信网无缝对接,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