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竞争软实力
发布时间:2012-07-07 来源: 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次字体:【

各位常委、同志们:

    市政协六届九次常委会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对这一课题和这次常委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非常关心、重视和支持。今年年初,钱市长专门将这课题交给政协进行研究,最近钱市长还专门花了半天时间,听取课题研究情况的汇报。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谭志桂同志专门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炳炎也专门到会听取发言。前段时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永杰同志、副市长丁晓燕同志等一同参与课题调研和讨论。刚才,丁晓燕副市长又作了讲话,讲得很深刻,很到位。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上午,有8位委员和2位市民、网民代表就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作了专题发言,还有一些书面发言材料,这些发言和材料都很好,问题分析深入,对策建议具体,富有新意和可操作性。上午,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各组汇报了讨论情况,请课题组同志认真吸收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

    对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这一课题,市政协高度重视,专门成立课题组,由我和李主席、陈主席牵头负责,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范围上,市内与市外调研相结合。课题组不仅深入到绍兴各地进行调研,还分四批到外地学习取经,认真学习杭州、长沙、上海、苏州、南通、大连、广州、深圳等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在调研对象上,听企业、听专家、听领导意见相结合。为开展好这一课题研究,我们深入到有关企业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专门请有关专家进行辅导,还广泛听取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领导同志的意见。在课题组织形式上,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在具体研究中,我们除了进行总课题研究外,还开展了15个子课题的调研,同时还在网上征集意见和建议,邀请网民、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并进行网络直播。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大家认真学习,畅所欲言,开展专题协商,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下面,我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结合总报告的有关内容,简要地谈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发展意义

  绍兴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我觉得至少要从这么“三个力”的角度来深化认识:

  1、这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优化,增强城市软实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目前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全球生产方式和区域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产品生产由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向模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类型由制造业为主导向服务业为主导转变,产业进步由科技创新为先导向“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先导转变,产业价值由劳力、资本附加为主向智力、文化附加为主转变。文化正在逐步超越土地、资本和劳动,成为新的重要生产要素。创造新思想和新表达形式的能力,正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互融、互促,正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整个经济非物质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超过了传统的实物产业。我们经常说,文化是绍兴的特色,是绍兴优势,是绍兴的品牌。但从现状看,当前绍兴文化事业比较繁荣,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绍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城市环境的优化、城市资源的转化和城市功能的升级,有利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

  2、这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如果说绍兴发展前几年重点要谋划解决的是大城市建设问题,在现在这一问题大政方针已定、下一步关键是大力实施推进的情况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谋划解决好产业问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解决产业问题,不能就制造业抓制造业,而要通过产业融合来寻求新的突破口。如深圳提出“让制造业插上文化创意的翅膀,让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体现了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强调创意和创新,具有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增值性、高产业带动转化力等特点,能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构建起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全景价值实现系统。无论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提高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都与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息息相关。实践证明,研发、设计、销售、品牌和服务等环节,是实现产业附加值的关键环节。据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工业外观设计上投入1美元,将能得到1500美元的回报。当前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的许多城市,特别是一些原来与绍兴处在同一层次的城市,如嘉兴、南通、常州等都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有的已经走在绍兴前列。这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切实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高新产业、低碳产业来抓,以此来推动绍兴经济发展从血拼“红海”向遨游“蓝海”转型,从科技创新单驱动向“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双驱动转变,从“绍兴制造”向“绍兴创造”转变。

  3、这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升级,激发文化消费力。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大开放、大融合的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消费层次在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产品正日益成为消费热点。文化消费的繁荣必须以文化产业的繁荣为前提。在本地文化产业尚不能满足消费的情况下,势必导致文化消费的外流,这将严重影响地区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城市经营极为不利。此外,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势必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从业者的经济收入,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消费取向,扩大文化消费规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拉动文化消费增长,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让文化更好地面向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实现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

  二、关于发展现状

  1、有基础和优势。近年来,我市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深化体制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特别是绍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文化资源富集、制造业生产要素充分、民间资本充裕等独特优势。

  2、有压力和挑战。总体上看,绍兴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短腿”,与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相符,与绍兴文化事业的相对繁荣不相称,与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与国内同类城市的差距在拉大。绍兴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散”,即产业比重低(2009年绍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9,在全省11个地市中7个有统计数据的城市中,绍兴位居倒数第二;长三角16个城市中11个有统计数据的城市中,绍兴位居倒数第四 ;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15 个有统计数据的城市中,绍兴位居倒数第三)、结构档次低、文化消费水平低和文化资源要素与文化产业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离散。

  3、有难得的机遇。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具体是“四大机遇”,即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转型升级倒逼、“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等方面带来的良好机遇。

  三、关于发展路径

  绍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总的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按照“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合力发展”的要求,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战略,着力推进绍兴富集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兴旺的现代文化产业优势,着力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吸附渗透和转化带动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绍兴服务业的核心产业、绍兴第六大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发展——就是要重点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制造业、农业、商贸服务业、高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推进理念、资源、资本、生产方式深度融合,推进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并进发展。

  错位发展——就是要强化文化产业“基础在文化、特色是灵魂”的理念,充分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要深入发掘利用唯一性的特质优势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竞争优势。

  集聚发展——就是要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和结构布局,强化功能分区,加快推进重点区块、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产业集中、资源集约、服务集成的规模和集聚效应。

  合力发展——就是要整合资源和力量,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强势推进。特别是当文化产业处于起步和扩张发展阶段,更应突出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

  四、关于发展重点

  文化产业内容很多,绍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综合分析绍兴各文化产业门类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绍兴要重点和优先发展“三大行业”:一是要围绕推进“全城旅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二是要围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是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业。同时,要统筹和支持发展文博会展、现代传媒、印刷包装、艺术培训、文体产品制造、民间工艺等行业。

  五、关于发展举措

  重点是“六个做”:一是做实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坚持重抓项目谋划、生成、落地和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要推进一批文化旅游类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绍停留更长时间;要推进一批文化创意类项目,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要推进一批文化休闲娱乐业类项目,促进人民群众文化消费。二是做强产业主体,增强竞争实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项目的依托,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发展文化产业,要努力做强文化企业,增强竞争实力。重点要改革重组一批企业集团,通过改革重组、资源整合、深化改革等手段,重点推进“五大产业集团”建设,即绍兴旅游集团、绍兴黄酒集团、绍兴报业集团、绍兴广电集团和绍兴演艺集团;要扶持壮大一批种子企业,通过财政贴息、播出补助、文化专项资金定额支助、国资参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一些正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阶段企业的扶持力度;要招商引进一批外来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完善重大项目引进和服务机制,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绍投资兴业。三是做大产业园区(基地),发挥集聚效应。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服务集成,集聚发展。要借鉴绍兴发展专业市场的经验,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集聚。要明确空间布局,紧紧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要明确功能定位,按照“立足全市、重抓本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研究确定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明确各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业态和重点项目;要强化扶持管理,发挥“1+1〉2”的规模集聚效应。四是做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合。要按照以文“融”产、以文“化”产、以文“兴”产的理念,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重点要推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的融合发展。五是做活产业市场,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既要让文化产品生产出来,又要让文化产品消费出去。要通过加强宣传引领、创设活动载体、拓展文化市场、完善市场体系等途径,促进文化消费。六是做响产业品牌,扩大产业影响。品牌是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实施精品名牌带动战略,打响文化产业品牌,是国内外先进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知名文化品牌。

  六、关于发展保障

  主要是要强化“四大支撑”:一是强化资金支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和国资引导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金融的有效融合,拓展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切实打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采取“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和紧缺型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要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文化产业领军型人才和团队,推广市演出公司通过“长三角越剧大展演”品牌引入国内越剧名演员的做法,努力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产业。三是强化政策支撑。重点要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扶持性政策,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围绕扶持创意设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化品牌培育等重点,在用地、财税、融资等方面出台一些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四是强化体制机制支撑。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完善文化产业协调和推进制度,建立“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协会、一批项目”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重点要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生产和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完善产业发展导向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信息引导、考核引导,深化调查统计工作,制定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