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纵横
早期的中国轻纺城—— 原绍兴市委书记陈礼安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3-01-23 浏览次数: 次字体:【

   周飞

    2012年8月31日上午9时许,我随绍兴市政协副主席陈伯怀、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德洪和文史委办公室主任洪忠良一行,如约来到市关工委主任、原市委书记陈礼安的办公室,拜访了今年已80高龄仍在发挥余热坚持工作的这位市老领导。

  天气很热,早晨的阳光洒在窗前的绿色植物上,显得整个办公室生机盎然,紧靠办公桌的一长排书柜里,有相当一部份书籍、资料都与中国轻纺城相关,陈老鹤发童颜,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我们的话题是早期中国轻纺城即绍兴轻纺市场,当年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作为时任绍兴县县长(1983年11月至1987年5月)和绍兴县县委书记(1986年9月至1991年2月)的陈礼安,他既是亲历者、更是决策者和建设者,对于这段人生经历,陈老记忆犹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绍兴县柯桥、华舍等地已是一片织机声。那是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绍兴县农村开始了乡镇工业化进程,大批从田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洗脚上岸”开始“跳迪斯科”,即从事纺织印染行业,生产出大量的涤丝面料。为什么这里的人都会去搞纺织、印染?因绍兴素有“纺织之乡”之称,早在唐代时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说,陆游在《农桑》中说:“水长人家浸稻秧,蚕生女手摘桑黄。”蚕桑历来是绍兴妇女为之忙碌的“生活”,栽桑养蚕,男耕女纺,为“日出万丈绸”提供了保障。至清末民初,绍兴的丝绸业已相当发达,商贸集镇柯桥带动周边的华舍等有“小上海”的美誉。

  1982年前后,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的轻纺工业,“跳迪斯科”更加盛行,在交通还不发达、绍兴乡村主要依靠水路船运的背景下,具有铁路公路和水路区位优势、轻纺企业又相对集中的柯桥镇上,渐渐地崛起了一条布街——柯桥老街。

  陈老特别向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公路不通,就是到马山、新甸都没有汽车,全靠船运,布料都在船上交易,‘船头脑’既是船工也是销售员,这一现象在全国也只有绍兴有。”

  柯桥镇上的这条老街一面临河一面是商铺,从四面八方乘船赶来卖布的人们在街上设点摆摊,就地销售,也有在船上看布谈生意下单子的,一大批兜售布匹的“船头脑”操着口音浓重的“绍普”话,在不到500米临河的这条狭长老街上,开始了与外来客商的原始交易,昔日的柯桥老街,渐渐地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布匹采购商……与此同时,绍兴县的大批农民“变身”为乡镇企业工人,他们还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供销队伍,从柯桥出发走向全国各地的商场、布店推销涤纶布,使柯桥——这个当年绍兴轻纺产品及物资运输的重要中转站,日益走向繁华,成为后来中国轻纺城最初的雏形。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商品流通领域的渐次放开,绍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瞄准机遇,因势利导,加大了扶持、发展轻纺工业和轻纺市场的力度,促成柯桥老街的自发布市场向规模化集贸市场的重要转折。陈老清楚地记得,1985年7月,绍兴县决定在现有布街的基础上再在柯桥的西侧投资建造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 “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场内设有门市部77个、摊位89个,虽说这只是一个棚户式开放的露天轻纺交易市场,但第一代绍兴中国轻纺市场从此应运而生。

  很快棚户式露天交易的“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已经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绍兴县上千家纺织印染企业产品销售的需求。而此时,广东、江苏、杭州萧山等地的纺织产业兴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跳迪斯科”的绍兴县,纺织产品销路遇到了阻力。广泛发生的“三角债”,资金回收难,使企业日子艰难,外地的很多批发部、供应站,成了绍兴产化纤布的积压仓库。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设备落后、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1986年,新生的绍兴县纺织工业面临危机。

  怎么办?陈老告诉我们,压力真的很大,面对各种困难,各种流言、说法都很多,反对的人也不少,但他始终坚信:绍兴县大力发展轻纺产业这条路是正确的!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发展商品经济,更要以超人的胆略和智慧,“大手笔”将轻纺产业做的更大更强。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论证,1986年底,绍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柯桥再投资建造一个大型轻纺专业市场,并在1987年的县人代会上获得通过。

  当年决定“干大、做强”轻纺市场的意图很简单,就是采取前店后厂形式,集散各地原料,赶快把布料卖出去,让资金“活”起来。陈老回忆说,当时有很多人持反对(建轻纺市场)意见,他们主要认为新建一个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轻纺专业市场,势必会涌入大量省内外的优势轻纺企业进场,这对绍兴县本地一批相对“落后”的纺织企业肯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这不是花巨资弄个炮仗给别人“放”吗?本地的一些小(规模)旧(设备)纺织企业岂不是更要倒灶(倒闭关门)吗?甚至有人扬言“建好了也要炸掉它(轻纺专业市场)!”何况当时县里的资金缺口大,全县有三千多公职人员连工资都发不出。这对时任绍兴县委书记、县长的“一把手”陈礼安来说,巨大的压力难以想象。“当时,省长沈祖伦多次来绍兴县调研,对绍兴县兴建省内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非常支持,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陈老说。

  规划、征地、拆迁、平整……1988年1月,大规模的绍兴轻纺市场动工兴建。陈礼安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市场建设工地看看、走走,遇到问题,现场办公解决。沈祖伦省长也多次来市场建设工地视察,十分重视、关注轻纺市场的建设进程。

  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可谓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1988年10月1日“绍兴轻纺市场”就在国旗飘扬中敞开大门迎接四方来客,这个专地17000平方米、共三层建筑面积23200平方米、总投资660万元,拥有600间营业用房的多功能、封闭式的轻纺市场,成为当时浙江省内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而与此同时,随着绍兴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乡乡通公路成为现实,昔日卖布为生的“船头脑”和他们的水上“的士”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只能在绍兴的一些风景名胜才能见到“船头脑”的影子了。这是后话。

  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一把手”陈礼安的面前,绍兴轻纺市场开业之后,本地的大量企业却不肯入驻市场,商铺有仅一半都是关着的。为此,绍兴县的各个工商所都领到了好几十间商铺推销任务。有的乡镇企业把轻纺市场商铺当成仓库,堆放退回来的积压布。

   但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就在绍兴轻纺市场冷清开业场面中开始的起步,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改变了绍兴县轻纺业乃至这一区域的整体命运。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下半年,一批温州人来到绍兴轻纺市场,随后进场的还有四川、江苏、辽宁等地的商户。这是绍兴县面向全国公开招商的结果,他们让全国各地的布匹“新面孔”在绍兴经纺市场汇聚闪亮……

  如今,19年过去了。在柯北国际贸易区——当年小镇的乡野之地,穿行于成群的摩天大楼间,你会碰到大量的老外,此地驻扎着来自加拿大、土耳其、韩国、荷兰等国50多家的境外机构,属于今天中国轻纺城的一部分,这里正是由1988年那个冷清开业的绍兴轻纺市场演变而来。成千上万操着不同口音的布商在绍兴轻纺城创业致富,成为“经济大亨”,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从而使中国轻纺城从一条布街蝶变成“国际纺织之都”。

  “轻纺城是柯桥城市的立城之本,轻纺产业的立业之本,经济强县的立县之本。”陈礼安如是说。

  如今,年届80的陈老还是经常会去中国轻纺城走走看看,最后他向我们推荐:“轻纺城博物馆今年建成,值得一看。”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