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之窗
越城区政协——保护古村落 留住文化魂
发布时间:2013-08-06 来源: 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次字体:【

    走进绍兴市越城区鉴湖镇秦望村筠溪自然村,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两边青山相拥,大大小小的百余座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这些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或台门相连,或独临溪涧,叮叮当当的流水声,和周边静谧的环境相映成趣。

  这是越城区目前仅存的两个古村落之一,现存古民宅40处、古祠堂10处、古渠1处、古井泉4处、近现代建筑199处,年代集中在清代、民国、“文革”时期,成带状分布在5公里的筠溪两侧,号称“十里筠溪”。因规模不大,没能成功申报全省首批重点历史文化村落。

  越城区实辖108个行政村,东湖镇后堡村是另一个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该村系历史上绍兴地区抗日斗争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古民宅11处、古祠堂2处、古桥2处,其中历史建筑2处,年代集中在明清时期。

  此外,该区尚有6处被列入绍兴市文保局统计的农村古建筑,部分仍用于民居,部分被闲置或做他用,基本没有开发利用。

  如何拯救正在消逝的古村落,并让她焕发生命力?日前,越城区政协成立课题调研组,对全区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江南的古建筑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调研组实地踏看发现,受雨水、火灾、虫蛀等影响,古建筑的数量不断减少,筠溪村古建筑近30年已损失40%。同时,小洋房、附房等新建筑物极不协调地夹杂在历史建筑中,破坏了古朴宁静的传统村落风貌。

  “如果任凭古村落‘自然消亡’,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人文古迹,还将丢失城市的根和魂。”调研组分析,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才是“必修课”,古村落保护只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对只见投入、不见收益的古村落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村民认为保护工作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随意破坏更改古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

  调研组了解到,古村落历经数代传承,所有权大部分归属村民。根据《土地管理法》关于村民宅基地只能一户一宅的规定,村民不能在古建筑外再分得宅基地建新房。现实中宅基地指标控制很严,要求建新的村民又多,所以村民宁愿让老房破败或者干脆拆旧。

  对此,调研组建议,将古村落保护纳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摸清村落内的民居、祠堂庙宇、古桥古井等有价值的古迹,收集与之相关的传统民俗、历史典故等文化遗产。要重视对古村落价值的宣传,普及保护方法,激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把古村落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群众自发保护机制。

  一成不变是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调研组认为,村落必须活态保护,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休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将古村落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让村民在古宅古风中享受便利生活。

《联谊报》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