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纵横
新三江闸的创建
发布时间:2014-10-15 来源: 文史委 浏览次数: 次字体:【

  说起新三江闸,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雨、涝,特别是今年梅汛历时长、雨量相对集中,为历史所罕见。距绍兴百把公里的杭嘉湖被雨涝、洪水困扰而频频告急,而绍兴却是在浓密的雨水中显得安然,这不得不归功于新三江闸。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资料,在今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间,全县平均降雨518.1毫米,约占常年全年雨量的36%;全县共启闸抢排雨涝量5.07亿立方米,其泄量相当于整个绍萧平原河湖正常蓄水总量的146%。其中新三江闸共排泄水量3.25亿立方米,占全县同期总排水量的64.1%,其量接近于整个绍萧平原水网的正常蓄水总量。新三江闸以巨大的工程效益,确保了全县安澜。对此,全县人民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一些亲身参加过新三江闸建设的人们,常以此引为自豪,不由自主地会回忆起有关创建的点点滴滴。

 

 

缘  由

  提到新三江闸创建,就不得不从三江闸的功效衰减说起。据史料记载,三江闸自明嘉靖建成后,由于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经龛山、赭山间的“南大门”而入海,紧靠绍萧平原北缘海塘,闸外无涨沙之患,闸水畅泄,使“山会萧三邑之田去污莱而成膏壤”。明末清初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改迁于赭山、河庄山间的“中小门”而出,以后又渐趋北,直至从河庄山、马牧港间的“北大门”入海。三江闸随着上述的“三门”变迁,闸外淤沙日积,继而出现阻滞渲泄的情况,绍萧平原的水旱灾害随之加剧。

  嗣后的三百来年中,特别是建国后的近三十年中,采取了浚港通流,保持三江闸完好,置闸增流,疏导水网和加强管理等五大措施,但由于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一直稳定在“北大门”而出,塘外自西兴至三江闸一带形成广袤的沙涂,致平原的抗御水旱的能力得不到明显改观。抗涝能力,仅从建国初的3日降雨110毫米不成涝,略提至130毫米左右,相当于二年一遇的标准;抗旱能力,基于三江闸在内涝时往往因闸江淤阻或潮洪顶托,不敢过多地蓄高内河水位,惟忧一场大雨而成灾,加上生产、生活用水日增。平原的夏秋时,往往晴热30天,就会出现用水紧张、局部受旱。

  随着海涂的不断围垦,到1970年冬,三江闸出口通道有2.5公里长被马山围涂西堤和县围七0丘东堤紧紧挟住,三江闸出口流道被淤沙封填,根本无法启门泄流,于是1972年7月筑堤封堵了三江闸出海通道,使三江闸完成了长达435年光荣而沉重的历史使命。

  三江闸的历史使命终结,导致绍兴平原水利形势日趋严峻。表现在:

  一是平原南部山丘550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虽然有已建山塘水库滞蓄,但多系小塘小库,总库容量只有3932.3万立方米而无力统纳,一场大雨,众水骤下而涌入平原水网:

  二是平原虽有142平方公里的水网,但由于平原地面一般在吴淞高程6.5米上下,还有6.2米左右低田畈近10万亩,在正常河湖水位5.8米时,河网滞蓄能力有限,即使水位提高到6.5米,在局部农田受淹的情况下,其滞蓄量也不超过1亿立方米,而容不下流域内1582平方公里上普降100毫米的雨量;

  三是三江闸封堵整个绍萧平原除萧山能排出一部分水量外,绍兴平原和部分萧山余水则全赖马山、红旗等4闸外泄,而上述4闸的设计排涝能力只有395立方米/秒,相当于每小时排水约142.2万立方米,基于河道配套、咸潮顶托等思想因素,实际泄洪能力只有200立方米/秒左右,远远不到设计数;

  四是从1973年—1979年的资料,除1975年外,其余年份均发生洪或旱,以至同年洪旱并患。如1973年梅雨致涝,10月份起秋旱连冬旱87天。1974年13号台风致灾。1976年夏秋连旱60天,17.5万亩农田受害。1977年秋涝,6.47万亩农田受淹。1978年伏秋旱,9.7万亩农田受灾。1979年夏旱后又秋旱,8月22—24日3天降水274.8毫米,出洪暴发,河水猛涨,倒房毁堤,损粮伤人。

  在如此被动的水利形势上,亟待有一座新的大型排涝水闸来总领平原水系的蓄泄,以扭转水旱频仍的局面,新三江闸遂由此而创建。正好被范寅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所撰《论古今山海变易》一文中说“不出百年,三江应宿闸又将北徙而他建矣”所言中。

 

设计

  为了迅速有效地改变绍兴水旱频仍的被动局面,全县人民翘望新闸兴建。县里也多次向省领导汇报与要求建造新闸。1975年12月12日在封堵三江闸出口的土堤以北筑成与土堤平行的围堤一条,长460米,以形成新闸的施工区,为尽快建设新闸创造了条件。1976年初县正式向省打报告要求建造新三江闸,省水电厅等部门原则同意。由于新三江闸是达到国家二级工程的规模,理应由一级勘测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省厅考虑到有关设计任务较忙,看到绍兴水电局技术力量强,省同意绍兴县自己设计。1976年3月建立新三江闸设计小组,由杨立人负责并为主设计,参加设计的还有缪婉英、黄锡森、徐天夫,省水利设计院具体承担机电方面的设计。设计小组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工作,夜以继日,1977年2月《新三江闸排涝工程初步设计》以县文件正式向省报送。

  新三江闸设计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一是闸的规模问题,根据流域面积158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2.1万亩,其中萧山19万亩,绍兴46.9万亩,上虞9万亩,越城区7.2万亩。如果防洪标准定得过高,则势必要增大闸的规模以及投资、投劳;如果定得过低,则仍抗御不了平原涝旱。最后根据《浙江省水文图鉴》,以10年一遇、3日降雨254毫米、4天排除涝水、恢复内河正常水位(吴淞5.9米),并考虑到曹娥江下泄洪峰流量4000立方米/秒和外江天文大潮顶托等不利条件,确定闸的泄流量为528立方米/秒,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对闸孔问题,是4米、6米,还是8米宽,也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确定以6米15孔的规模。

  在设计中,还充分利用原三江闸系的功能,以避免配套河道疏浚工程量过大,挖填良田较多的问题。

  根据设计小组提供的资料与意见,县具文向省水电厅上报《新三江闸排涝工程设计原则的报告》,1976年6月省水电厅批复,设计小组按省批准的设计规模、标准等进行具体设计。

  二是闸的基础处理问题。新三江闸建于新淤海涂上,经省工程地质大队现场钻探资料,闸基原地面以下分上、中、下三层次,地面至地面以下19.4米层为粉土、粉砂层;地面以下19.4米至34.7米层有软土(俗称青紫泥);地面以下34.7米至45.7米层为细沙、沙砾夹粘土层。由于新闸基础的持力层处在上层的粉土、粉砂层,其承载力因粉土易液化而极不稳定。当粉土固结时为10吨/平方米,当震动液化时承载力大为下降,使建筑失去稳定。设计中首先考虑把闸址选择在安全可靠的软石基础上,但从闸址选择条件来衡量,又别无他择。当时设计小组根据绍兴许多小闸已采用沉井基础获得成功的启迪,大胆设想了新闸应用沉井群处理基础的方案,但我们也担心这么大的沉井(大的面积有430多平方米)要均衡垂直下沉11米之多,沉不沉得下去?对此,省里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支持我们,虽然国内还无此类基础处理的先例,但已有小型水利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以大胆实践、创新;一种建议采用打深桩、板桩,比较牢靠。后在我们充分准备下,省水电厅组织50多位专家进行会审,最终统一了用沉井群组织成整体的基础处理方案。

  基础沉井由闸室、左右岸墙、上下游翼墙等34只和第一、第二两道防洪冲槽沉井35只组成,施工中还有40多只排水沉井。以5只闸室沉井(主沉井)为最大,每只宽22.4米,长19.3米,高6米,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垂直平衡下沉11.2米,井顶面上浇厚1.2米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以承受闸底板到总控制室总高22.3米建筑物之巨大重力。各相关沉井之间,采用刚性和柔性两种联接形式,以满足防渗、承载和不均匀沉降的要求,达到四周封闭、基础稳定、承载力高。对荷载较大的闸室主沉井采用柔性联接,在联接槽中浇筑了防渗混凝土直墙,在槽底用混凝土封底,然后在槽中夯填黄泥。

  此外,在设计中还应用电力集控装置操纵闸门启闭,使闸门启闭同步、平稳。15孔闸门全部启闭时间为不超过20分钟。每孔闸门可单独启闭,也可使许多扇闸门联动启闭,任意组合。

  新三江闸方案的设计,具有创新、合理、安全、可靠等特色,省水电厅对上报的设计方案审核后,于1977年9月正式下文同意兴建新三江闸。该闸的设计,1988年6月被省计经委评为优秀设计二等奖。沉井群基础研究成果1983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科研成果三等奖。

 

施工

  1977年10月,县委批准建立“建造新三江闸会战指挥部”和“会战指挥部党委”,县委常委高晓明任总指挥和党委书记,杨忠杰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总指挥,韩玉亮、顾进元、葛行善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施工、后勤、政宣等组。11月5日建造新三江闸工程正式动工。

  施工队伍由专业技术队伍和民工专业队组成。土方工程,由全县(除平水、越南区)受益范围内的农村劳力,以区为单位抽调组成“营”,以公社为单位组成“连”。整个工程视工程进度先后分期分批共组织了8期土方挖填工程。最多时日出勤民工2.6万人。参加建闸的民工,住的是临时简陋工棚,吃的是霉豆腐、乌干菜,青菜、萝卜是常菜,拿的是每方土方4角钱的补贴。但他们以能参加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建闸劳动而自豪,因此,劳动劲头很足,日夜苦干,毫无怨言,工程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民工的带队领导,多系区社领导,有的是多次参加围涂的行家,如钱清区的朱静权同志等等,他们亲自参加劳动,抓进度、抓质量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关系,不仅接受任务干脆,而且完成任务出色,在整个工地上有很高的威信。

  专业技术队伍中,钱江工程队支援沉井群下沉施工,在日夜施工中,做到严格质量,平衡下沉,确保安全,保证设计要求。绍建、修建队负责闸底的浇筑,农机、农修、实验厂负责制作油压启闭机械,省水利工程队支援闸门吊装等,做到任务分工明确,互相协作配合,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县水利水电工程队、塘闸职工,更是责无旁贷,勇挑重担,哪里出现困难,哪里就肯定有他们在排忧解难。

  对施工中的质量,设计人员常驻工地,轮班分项进行监控,一丝不苟,还建立了质量监督机制,确保质量。

  对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并订有操作规程,实施专人检查与设计、施工人员抽查相结合,一经发现质量不符要求,立即清除,不留隐患。

  对钢筋混凝土闸底板,浇筑后采用钻孔以2公斤/平方厘米的水压力进行压水试验,吸水率符合规范要求;

  对水平止水缝,采用10米钻1斜孔,进行2公斤/平方厘米的水压试验;对垂直水缝用电热沥青井,多次电热使沥青均匀充填止水,水压试验中未发现冒水情况。

  对闸墩、翼墙、崖墙的砌石,要求每层水平,垂直错缝,缝宽得超3毫米,对闸墩砌石1081立方米,砌好后钻孔104个,进行压力灌浆,确保砌石密实。

  对金属结构安装,闸槽轨道的垂直偏差实测不超过1.5毫米,导向轨道与闸门吊耳中心线偏差不超过2.5毫米,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15孔闸门全部开启时间实测为12分钟,比设计要求20分钟缩短了8分钟。

  全闸竣工后,在1981年6月11日14时开始到7月12日止的这段时间,利用上、下围堰未拆之际进行水闸原型试验。用水泵灌水,使闸上下游水位分别达到6.1米和2.09米,净差4.01米,历时23天先后观测78次,获得数据1302个。省市水利专家先后于6月29日、7月12-13日两次到现场查核,一致认为主要数据符合或接近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新三江闸闸基两向电拟试验报告》要求,出逸坡降达到设计要求。7月13日9点钟开启14号闸门,进行油压启闭的满载运行试验,当时闸里水位5.79米,闸外水位2.58米,净差3.39米,油压达到200公斤/平方厘米,闸门同步平稳提升。同日上午对主体工程进行了沉陷检查,历时1个月的试验前后,沉降量为上游侧6-7毫米,下游侧为3-4毫米,均属正常。由于工程质量优良,1984年被省计经委评为省优质工程。

  闸于1981年6月30日竣工,其中因资金短缺暂停施工外,实际共施工32个月,比原计划3年时间提前了4个月。工程总完成土方94.5万立方米,抛石5.235万立方米,干砌块石及干砌深勾缝0.78万立方米,浆砌条块石1.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945万立方米,共耗用水泥10100吨、钢材950吨、木材1400立方米,投放劳动力139万工日。概算投资624万元,实际使用591.2万元,比概算节约5.26%。

  新三江闸建成后,与之相配套的河道配套工程也陆续进行。1987年底前完成了新老三江闸间的河道疏浚,并新拓三江闸西侧新河(宽150米),上架6孔,每孔25米,面宽9.5米的汤公大桥与三江闸直接连接。1988年拆除三江闸启闭房,把闸面改成宽9.16米的公路路面,与汤公大桥相衔,以通车、宽流并保持三江闸的原貌。继后又对荷湖段进行截弯取直,使5公里长的总干河面宽达到205米,此外对东、西干河也相继进行疏挖,以提高引排能力。

 

 

效   益

  新三江闸左右总宽158米,总15孔,每孔净宽6米,上下游向的闸面长19米,闸底板高程1.2米,闸面高程11米,闸顶高程22.3米,日平均泄洪量528立方米/秒,属大型滨海水闸。新三江闸以宏大的工程规模,肩负的蓄洪重任,势所必然地成为继三江闸后的又一座统领绍萧平原水网蓄泄的枢纽工程,并形成了以新三江闸为主控的,以其总干河、东、西干河为干道的旱可蓄、引,涝可迅排的平原新水系。

  新三江闸的建成,扭转了建闸前平原旱涝频仍的被动局面,给绍萧平原带来了显著的工程效益,开创了平原水利新局面。

  首先是缓解了平原的内涝威胁,当与闸相配河道工程全部完成时,可使流域1582平方公里内的82.1万亩农田和67平方公里的海涂,其排涝水平从原二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并能在曹娥江下泄洪水流量4000立方米/秒和钱塘江天文大潮顶托的不利条件下,4天排出涝水,使内河水位恢复正常。建闸以来,由于新三江闸力肩平原排涝重任,平原未有严重内涝致灾的情况。也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说的,邻近地区受灾,绍兴平原无灾的大好局面。

  其次,由于有新三江闸较强的排涝能力为后盾,因而在梅雨末伏旱前,使内河水位可比建闸前控制蓄高8-10厘米,相应增加平原内河蓄水量1400万平方米,增强了平原的抗旱能力,建闸后平原未发生严重干旱。

  再次,新三江闸的建成,使平原内河水位比较稳定地保持在正常水位上下,有利于水产、水运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新三江闸,规模宏大(相当于2个三江闸的蓄泄效能),设计优良,施工精心,已为我县和整个绍萧平原创造了良好的持续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也将成为我县的一个亮丽的景点。新三江闸将与古鉴湖、三江闸一样,成为绍萧平原水利发展史上,乃至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